朗诵:王宝英
在人类漫长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一直是靠采集、狩猎以及捕捞为生。在南非一处洞穴发现的25件极其尖锐的石制武器表明,在大约7。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掌握了“加压剥离”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武器锐利边缘。这些石制武器中,有14件含有与冲击相关的损伤、动物残留物及磨损的证据,表明这些石块曾被用于打猎。而且,某些有机残留物中,有血液和骨骼碎片在内的动物残留物以及包括纤维在内的植物残留物。到了新石器时代初期,人类过上定居的生活、采用打磨石器工具、植植物、畜养动物、制作陶器,发明了农业,从此人类自己可以生产食物,摆脱了单纯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这个飞跃被现代考古学家称为新石器时代革命。
新石器时代以农耕和畜牧的出现为时代标志,表明人类已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我国大约在1万年前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黄河中游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多种农具、渔猎工具,反映出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
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以及更早的万年仙人洞遗址等,显示我国的稻作起源可追溯到距今1万年以前,这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观点,而且表明长江流域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3,有旱作种植业、渔猎和畜牧业。
原始农业以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为特征。这种原始耕作法,采用各种原始刀器砍伐地面植被来拓荒,并纵火烧山,利用灰烬作肥料种植作物。在距今7000~8000年前,我国农业进入“耜耕”阶段。在河姆渡遗址共出土骨耜170余件,说明7000年前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河姆渡人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发展到使用成套稻作生产工具,堪称世界上最为先进发达的耜耕农业。后来石铲逐渐延长加大,变薄变扁,更适于松土、翻土,到原始社会中晚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耕地农具———石犁。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进入了犁耕阶段。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个,分布在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广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为密集。说明黄河和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